无障碍   关怀版 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法规

关于印发赣州市高铁经济带“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来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时间:2021-09-26 15:16:37访问量:

赣市府202110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

印发赣州市高铁经济带“十四五”

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属、驻市各单位:

《赣州市高铁经济带“十四五”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2021922

(此件主动公开)

赣州市高铁经济带十四五发展规划

   

第一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发展基础

第二节重大意义

第二章总体要求

第一节指导思想

第二节基本原则

第三节战略定位

第四节发展目标

第三章空间布局

第四章建设一体衔接的高铁综合枢纽

第一节建设“一纵一横两射”高铁通道

第二节打造“零距离换乘”高铁综合枢纽

第三节构建内联外畅立体化交通网络

第五章拓展高铁沿线城镇发展空间

第一节科学规划建设高铁新区

第二节优化高铁沿线城镇布局

第三节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第六章塑造高铁双向开放新格局

第一节全面对接融入国家战略

第二节深化拓展对外开放合作

第三节做大做强开放平台

第七章构建特色鲜明的高铁产业体系

第一节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倍增升级

第二节加快科创成果转化应用

第三节促进服务业提质发展

第四节激发绿色生态农业新优势

第八章打响宜游宜养的高铁旅游品牌

第一节整合开发沿线旅游资源

第二节构建高铁智慧旅游体系

第三节完善旅游综合配套服务

第九章美化高铁沿线生态环境

第一节加强高铁沿线环境综合整治

第二节美化高铁沿线风景带

第三节推动高铁沿线生态协同联动

第十章保障措施

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

第二节强化规划实施

第三节营造良好环境

  

高铁经济是依托高速铁路的综合优势,联动快速铁路、普速铁路以及高速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促进人力、技术、信息、资本等经济社会发展要素在高速铁路沿线实现优化配置和集聚发展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随着昌赣高铁建成通车、赣深高铁即将通车,以及厦高铁长赣段)的建设,赣州将形成京九高铁和厦渝高铁“一纵一横”高铁主骨架

为牢牢把握高铁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期,提升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运行效率和城市资源交换能力,强壮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经济动脉,规划建设以京九、厦渝高铁为重点的高铁经济带,引领带动全市构建纵贯南北、承东启西的内陆双向开放大通道和新的增长带,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节点,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中心城市,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推进区域统筹协调发展,为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重要支撑。

本规划综合考虑高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辐射带动作用,规划范围以设有高铁站场县(市、区)为核心辐射联动其他县(市、区)发展,推动形成沿线城镇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城乡融合一体、生态环境共治共享的高铁经济发展新格局。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远期展望至2035年。

第一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 发展基础

随着赣深高铁即将通车厦渝高铁长赣段)开工在即,全市高铁主骨架正在形成,即将全面进入高铁时代,为建设高铁经济带奠定了良好基础。

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完善。全市营运铁路5条、里程增至663公里,赣龙铁路复线、昌赣高铁建成通车,赣深高铁、兴泉铁路加快建设,瑞梅、厦渝高铁(长赣段)、赣郴永兴(赣郴桂)、赣韶铁路扩能、景鹰瑞、赣广、赣龙厦等7条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即将形成“一纵一横”高速铁路和“两纵两横”普速铁路网,成为全国“八纵八横”高铁节点城市。厦蓉、济广、泉南、昌宁、广吉等5条国家高速公路赣州段和寻全、宁定等地方加密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县县通高速。赣州黄金机场扩建为4D级机场,瑞金机场开工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凸显。

市域发展格局不断优化。依托京九、厦渝两大高铁通道,强化“十字形”生产力布局主骨架,串联支撑“一核五区”区域发展格局。中心城区“五区一体化”加快推进,建成区面积超200平方公里、人口近200万;瑞兴于3+2”经济振兴试验区、“三南”园区一体化、会寻安生态经济区、大上崇幸福产业示范区、信丰县高质量发展示范先行区竞相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特色产业发展稳步推进。“两城两谷两带”和各地首位产业加快发展,首位产业集聚度从15%提高至46%。现代农业扬优成势,赣南脐橙品牌价值连续六年稳居全国水果类第一,建成蔬菜钢架大棚20余万亩,赣南茶油晋级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榜50强。现代服务业提质升级,获批全国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坚实的产业基础为发展高铁经济提供了重要支撑。

全方位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全方位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海西经济区建设,与广州、深圳、东莞、河源、宁波、龙岩、郴州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上海、广州、深圳、宁波、昆山等地开展国家级园区结对共建,首倡发起与遵义、延安、桂林等地联合举办“红军长征论坛”。赣州国际陆港成为全国内陆第8个对外开放口岸,打通了阿拉山口、霍尔果斯、满洲里、二连浩特、绥芬河五个出入境通道,常态化开行19条中欧(亚)和4条铁海联运班列线路。赣州黄金机场航空口岸获批开放,赣州成为全国革命老区中唯一拥有铁路、公路、航空口岸的城市。

生态优势得天独厚。赣州是江西母亲河赣江和香港饮用水源东江、北江的源头,森林覆盖率达76.23%,是全国十大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城市之一。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10个、省级森林公园2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8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3个、省级湿地公园7个,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第二节 重大意义

建设高铁经济带,既是赣州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要战略节点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能级,加快建设赣粤闽湘四省通衢区域中心城市和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必然要求。推进高铁经济带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枢纽设施,提升城市资源交换能力促进沿线经济要素互补共享,切实把赣州的综合枢纽优势转化为发展竞争优势;有利于加速同城化、区域一体化进程,推动河东片河西片协同发展,加快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全面融入国家战略,推动内陆双向高水平开放,逐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三大战略”“六大主攻方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打造高铁综合交通枢纽为先导,以重大平台建设为载体,以高铁新区、高铁站点为节点,串点成线、拓线成带,放大高铁集聚扩散效应,有效规避周边发达地区虹吸效应,加速资源集聚、要素流动、动能积蓄,串联支撑一核五区区域发展格局,促进高铁沿线区域联动发展,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和整体竞争力,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第二节基本原则

统筹谋划,协同发展。加强高铁沿线统筹规划和分工协作,明确沿线城镇定位、功能和作用,推动高铁沿线重大基础设施和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协同建设。

改革突破,创新发展。加大体制、技术创新力度,重点推进交通无缝衔接、一体化发展等关键领域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高铁经济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优势互补,共赢发展。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强化高铁沿线差异化发展、互补性合作,促进先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和优势互补,在高铁经济带共建共享中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

深化合作,开放发展。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形成区域合作竞争新优势。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高铁沿线生态环境协同监管和共同保护,探索跨区域跨流域生态环保共建共享新模式,实现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水平。

第三节战略定位

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加速带。牢牢把握国家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战略机遇,充分发挥京九、厦渝高铁贯通市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要素资源聚合、产业集群发展、城市互动合作,形成高端产业集聚、创新创业活跃、城乡融合一体、宜居宜业宜游的经济带,加快构建具有赣南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强有力支撑。

内陆双向高水平开放引领带。依托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多层次口岸平台优势,充分发挥高铁内联外通的快速通道作用,全面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国家区域战略,全方位融入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引领带动内陆地区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高水平双向开放格局,打造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节点。

新时代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带。充分发挥高铁的通道和要素集聚优势,以高铁沿线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聚焦1+5+N”产业集群倍增升级,深耕粤港澳、紧盯闽东南、拓展长三角,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高标准强链补链延链,推动承接产业组团式、链条式、集群式转移,探索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推动产业发展与高铁建设协同互促,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带。充分依托高铁通道作用和枢纽功能,以高铁站点为中心,以站点周边为半径,以拓展城镇、布局园区为重点,有序推进沿线城镇开发,辐射带动乡村振兴步伐,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探索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

高铁特色旅游升级展示带。充分发挥高铁拉近时空距离、集聚人流优势,整合提升高铁沿线红色、绿色、古色和客家等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强化高铁沿线城市旅游合作,促进景点、景区、旅游线路联动发展,培育高铁经济新业态,推动全域旅游与高铁经济深度融合,打造高铁旅游精品线路和优质旅游经济圈。

第四节发展目标

以提升设施功能和优化产业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和城市功能融合发展,高铁经济带打造为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动力和新引擎。

——2025年,基本形成以京九、厦渝高铁为引领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实现市中心城区至各县(市)等市域范围城市1小时,至南昌、深圳、广州、长沙等周边主要城市2小时,至北京、重庆、上海等重点城市7小时左右交通圈。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集聚形成1+5+N”产业集群,打造现代家居5000亿产值产业集群1个,电子信息、有色金属、纺织服装、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医药食品等2000亿产值产业集群5个,新型建材、化工等500亿产值产业集群若干个。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超过1.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800亿元。

——2035年,“米”字型高铁枢纽日益完善,区域经济格局进一步优化,建成具有赣州特色的现代高铁经济体系形成内陆双向高水平开放新格局,成为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中心城市全面建成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空间

依托京九、厦渝高铁沿线发展基础和综合承载力,按照点线面结合、轴线拓展的原则,引导产业和人口集聚,加快区域融合发展和同城化步伐,构建“一圈两轴三区多节点”的高铁经济空间布局。

一圈。依托京九、厦渝高铁在中心城区交汇形成的铁路枢纽,推进章贡区、赣县区、南康区、赣州经开区、蓉江新区五区一体化发展,串联信丰县、于都县,加速形成赣州都市圈,统筹布局区域性铁路枢纽、公路枢纽,扩建升级赣州黄金机场,联动城市功能区、产业园区、高铁新区和重点镇等空间,构建15分钟高铁经济核心圈。

两轴。以纵向京九高铁和横向厦渝高铁为轴带,辐射带动沿线县域联动发展,形成京九高铁经济发展纵轴和厦渝高铁经济发展横轴。一是纵轴。北上积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南下全面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北上南下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节点的主通道。二是横轴。东进积极对接海西经济区、海上丝绸之路,西行全面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陆上丝绸之路,打造东进西行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主通道。

三区。以高铁通行和设站为主要依据,兼顾未来规划高铁线路,明确区域发展导向和定位,打造布局合理、各具特色、联动发展的功能分区。一是高铁经济南部支撑区。依托京九高铁,串联龙南市、定南县、全南县,以“三南”园区一体化为载体,发挥赣粤门户的区位优势,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打造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高铁经济发展南部支撑区。二是高铁经济东部支撑区。依托厦渝高铁(长赣段)和赣龙铁路复线,以瑞兴于3+2”经济振兴试验区为载体,发挥厦蓉、济广国家级交通走廊优势,积极承接海西经济区产业转移,打造具有红色文化底蕴的高铁经济发展东部支撑区。三是高铁经济联动发展区。依托远期规划建设的赣广高铁赣韶段和赣龙厦高铁,以会寻安生态经济区和大上崇幸福产业示范区为载体,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推动高铁经济向东南、西南地区辐射,打造绿色崛起的高铁经济联动发展区。

多节点。依托京九、厦渝高铁及普速铁路、高速公路在交汇站点形成的综合交通枢纽,充分发挥站点在高铁经济带发展过程中的支撑作用,强化沿线县域的经济联系与互动,打造瑞金市、兴国县、信丰县、龙南市、定南县等多个节点,形成各有特色、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重要载体和经济增长点。



建设一体衔接的高铁综合枢纽

按照“立足当前、着眼发展,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完善布局、形成网络”的原则,推进以高铁为引领的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加快完善和提升高铁及周边互联互通交通网络,促进铁路、公路、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形成以高铁枢纽为核心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一节 建设一纵一横两射高铁通道

依托国家“八纵八横”主通道,强化我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构建贯通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成渝和海西等重点经济区的大通道。聚力打通京九、厦渝高铁通道,加快建成赣深高铁,开工建设厦渝高铁(长赣段),加速形成贯通南北、东西交融的“十”字型高铁大动脉。积极开展赣州至广州赣韶段高铁规划研究工作,连接京九、武广两大南北战略通道,带动我市西南部大上崇区域发展,打造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第二条高铁主通道;积极开展赣州至龙岩至厦门高铁规划研究工作,加速贯通厦渝东西大通道,带动我市东南部会寻安区域发展,构建“一纵一横两射”的高铁经济通道,逐步建成以赣州西站枢纽为核心,连接南昌、深圳、广州、长沙、厦门等赣粤闽湘主要城市的放射型高铁网络,形成对接粤港澳、面向厦漳泉、连接湘东南、服务赣中西的区域性高铁枢纽。

第二节 打造零距离换乘高铁综合枢纽

推进以高铁站为中心的综合枢纽建设。以高铁站为核心,按照站城一体、产城融合、开放共享原则,做好枢纽发展空间预留、用地功能管控、开发时序协调,推动各种运输方式集中布局,建设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协同管理的综合交通枢纽。提升赣州西站枢纽能级,强化枢纽地位,规划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加强与赣州黄金机场、赣州火车站、赣州汽车站等客运节点衔接,强化与其他城市功能区互联互通,优化枢纽接驳服务,推动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城市轨道交通等服务标准在枢纽内相衔接。加快信丰西站、龙南东站、定南南站等高铁站建设,提升赣县北站、兴国西站、于都站、瑞金站等站场功能,打造成为立足各自县域服务周边区域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加强高铁站与城市道路、城市周边区域公路高效对接,系统优化进出高铁站道路网络,减少对城市的分割和干扰,建设区域综合性、多通道、立体化、大容量、快速化的“多式零距离换乘”交通枢纽。

提升高铁与公共交通换乘水平。建立以轨道交通、BRT快线公交等大运量快速公交为主体,以城市组团内部公交为支撑,以城乡一体化公交为补充的综合公共交通体系,完善汽车客运站、公交站、公交专用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实现空间共享、立体或同台换乘,打造全天候、一体化换乘环境。大力发展旅客联程联运,提升旅客“最先和最后一公里”出行效率。支持有条件的高铁站点县(市、区)将老旧客运站迁离城区中心,与高铁站场合建,鼓励开通高铁站至重要人流集散地的快速公交线路,加快形成和完善连接各类人口密集区(包括大型居住区、商业商务区、大型文体设施、旅游景区等)与高铁站之间的快速通道,提升高铁经济带与城乡交通的可达性、便捷性,打造现代化综合客运中心。

第三节 构建内联外畅立体化交通网络

以高铁为主线,推动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城市轨道交通等多种方式互联互通,构建内联外畅、无缝衔接的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实现经济带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化衔接。

铁路建设。完善铁路综合运输通道格局,以高速铁路、普速干线铁路建设为重点,通过既有铁路补强、局部线路改扩建、站房站台改造等方式,尽快形成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海西经济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战略大通道。支持普通铁路新建和既有线路改扩建,加快建设兴泉铁路,开工建设瑞梅铁路,争取赣郴永兴、景鹰瑞等一批铁路纳入国家、省相关铁路规划,着力打通跨省通道。

公路建设。优化经济带高速公路网,加快寻乌至龙川、信丰至南雄等省际高速公路以及连接重点园区、景区、港站枢纽公路建设,全面建成“四纵四横八联”高速公路网。加大高铁沿线国省公路和县乡道改扩建力度,重点提升通往连接高铁站场的公路等级水平,建设一批以高铁站场为核心,连接主要功能区、机场的集疏运线路。提升农村路网通达水平和通行能力,推进高铁沿线美丽乡村小康公路建设,加强资源路、产业路和旅游路建设,形成经济带内部完善的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网络。

机场建设。强化陆空高效衔接,加强与高铁站场联系,完善连接高铁站场与机场的快速通道,建设区域性航空枢纽。实施赣州黄金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建成国际航空口岸,加密国际国内航线,形成通达港澳台、东盟地区和国内枢纽城市的航空网络,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国际机场。加快瑞金机场建设,提升区域支线机场辅助功能。有序布局建设定南、石城等通用机场,形成“一干一支七通用”机场布局。

水运建设。加快码头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建成赣州港赣县港区五云作业区,实现赣江航道三级通航。规划建设世纪水运工程赣粤运河,连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开辟内河水运发展新格局,形成通江达海的水路交通网。加快建立多式联运体系,加快港口物流与铁路、公路物流互联互通,构建联运大通道。

专栏1  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工程

快速铁路。建成赣深、长赣2条高铁,开展赣广高铁、赣龙厦高铁规划研究,争取纳入国家、省相关铁路规划。到2025年,争取快速铁路通车运营里程达437公里。

普速铁路。建成兴泉、瑞梅2条铁路,开展赣郴永兴(赣郴桂)铁路、景鹰瑞铁路规划研究,争取纳入国家、省相关铁路规划,适时启动前期工作。到2025年,普速铁路通车里程达734公里。

高速公路。建成大广高速南康至龙南段扩容、大广高速吉安至南康段改扩建、寻乌至龙川、信丰至南雄、遂川至大余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寻全西延、赣州至安远、兴国至桂东、兴国至樟树、龙河联络线扩容、会昌联络线等高速公路。到2025年,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超2000公里。

机场。建成瑞金机场,实施赣州黄金机场三期扩建、T1航站楼二期改造、国际航空口岸、空港物流中心等工程。建成定南、石城通用机场,开工建设大余新城机场及宁都、安远、龙南、全南等通用机场。

水运。建成赣州港赣县港区五云作业区综合码头一期、二期工程及港口疏港公路工程,完成赣县五云至万安枢纽库尾航道整治工程,推进赣县茅店航电枢纽工程及章贡、于都、南康、信丰等港区建设。规划研究赣粤运河,力争先导性工程开工。

客货运枢纽。建成赣州西综合客运枢纽及赣县区、瑞金市、宁都县、信丰县、龙南市、定南县、于都县、兴国县、石城县等区域性、县级综合客运枢纽。建成赣州港国际铁路集装箱中心及赣州机场航空货运枢纽、赣州五云港口物流园等项目。规划建设中心城区货运外绕线、R1线(赣州西站上犹崇义大余站)及R2线一期(安远定南段)市域铁路、赣州国际陆港铁路三期等项目。

第五章 拓展高铁沿线城镇发展空间

依托高铁通道和沿线枢纽、站场,合理有序推进周边城镇开发,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培育形成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高铁沿线新型城镇

第一节 科学规划建设高铁新区

立足高铁站场,坚持资源开发、服务配套、产业集聚、人口集中的发展思路,结合城市(城镇)建设和园区发展,着力拓展城市空间优化功能布局科学规划建设高铁新区实现一站带新城、一城促发展。加快赣州高铁新区等高铁新城新区建设,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大力培育各类新兴业态,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高铁站点经济圈,建设一批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的现代新城区推动高铁新区和中心城区(县城)融合发展,探索以高铁站场为核心的产城融合发展新模式,统筹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商业区等功能区规划建设,集聚产业和人口,防止新城新区空心化,把高铁新区建成集商贸、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外向型城市副中心。

第二节 优化高铁沿线城镇布局

依托高速铁路和高铁枢纽站场建设,推进高铁新城新区建设和临站经济发展,发挥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城镇间分工协作、协调发展,培育形成功能互补、共建共享的高铁特色城镇带。优化高铁沿线城镇布局,推进“一核两极”建设,统筹推进章贡区、南康区、赣县区、赣州经开区、蓉江新区等中心城区五区一体化发展,加快以瑞金为核心的东部城镇组团和以龙南为核心的南部城镇组团建设,培育市域次增长极,形成支撑赣闽合作、赣粤合作的门户区域。着力优化城镇间分工协作,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同城化发展进程。

专栏2  重点高铁新城新区建设工程

赣州高铁新区。以赣州西站为支点,加快打造高铁枢纽经济圈,融合赣州凤岗片区、蓉江新区、综合保税区等城市功能区发展,辐射带动新能源汽车科技城、南康现代家居城、综合物流园等产业组团发展,促进高铁新区成为拉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龙南高铁新区。发挥龙南东站、普铁站、高速公路等综合交通枢纽的集散效应,建设赣州次中心城市,推进“三南”园区一体化发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示范区和优质生活圈后花园。围绕电子信息、稀土新材料和锂电大产业,加快建设赣粤产业合作试验区“三南”片区,建成革命老区与大湾区合作样板区。

信丰高铁新区。信丰西站枢纽功能为核心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先行区支撑板块建成智慧、生态、活力新城区,建立功能协同的整体格局、山水共融的生态格局,完善协同发展的设施体系。

兴国高铁站区。完善兴国西站周边交通基础设施,县域综合交通枢纽推进建设客家风貌安置小区,推动高铁片区功能开发,促进兴国县中心城区发展向高铁站区倾斜,将站区建成综合性商业、旅游集散、文化展示中心打造以高铁站为核心的宜居宜业生态新城

定南高铁新区。依托赣粤边际示范站、客家文化名片站、东江源头站的目标定位,充分发挥定南南站、定南港和高速公路等综合枢纽集散中心地位作用,加快融合商务办公、旅游休闲、酒店会所、生态居住等功能,打造山水高铁最美新城。

第三节 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以高铁站场枢纽为核心,科学引导高铁沿线特色城镇建设,推进高铁沿线城乡农业、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合理划定公共设施服务半径,强化城镇医疗、教育、文化休闲等基本服务功能,建设功能完善、便捷高效、保障有力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市政公用设施,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落实高铁沿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把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依托高铁通道,辐射带动沿线乡村振兴,谋划一批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打造集红色文化传承发扬、民俗文化休闲、山水观光运动、田园养生度假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带。加快高铁沿线城际联运和城乡通道建设,增强服务城市、带动农村、承接转移人口的功能,促进高铁沿线城乡融合发展。

第六章塑造高铁双向开放新格局

充分发挥高铁的通道和枢纽经济效应,主动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重大战略,加快推进内陆开放先行先试,全面构建通江达海、联通内外的对外开放通道,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立体开放体系。

第一节 全面对接融入国家战略

充分发挥京九高铁贯通南北优势,全面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深度融入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市场规则体系,参与大湾区产业延伸和功能拓展,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互补融合。全面对接大湾区世界级制造业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全产业链承接产业转移,建设配套大湾区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等产业集群的重要基地和延伸带。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探索建立“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新机制、绿色发展新模式,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

充分发挥厦渝高铁(长赣段)通道功能,积极对接“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和海西经济区。加快融入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推进与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融合发展,拓展与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双城经济圈互动发展。支持赣州国际陆港在中欧(亚)班列、区域货源集并等领域加强与成都、重庆、西安等重点发运城市对接协作,培育双向开行塔什干、莫斯科、汉堡等集散中心赣欧班列精品线路,打造中欧(亚)班列集结中心和国际货物集散中心。充分发挥赣瑞龙铁路通道功能,积极融入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西经济区建设,大力拓展赣州国际陆港至厦门、宁波等沿海港口铁海联运通道,加速承接泉州等地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吸纳海西经济区资本、技术、人才、品牌等要素。谋划赣台经贸合作,加快推进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赣州产业园等平台建设。

第二节 深化拓展对外开放合作

建设山海协作大通道。以高铁大通道为纽带,加强与东南沿海城市及“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地区的互联互通,畅通对外开放战略通道。依托赣州国际陆港,常态开行中欧(亚)班列和铁海联运班列,加强与沿海沿边口岸合作,推进多口岸直通、多品种运营和多方式联运,形成以赣州国际陆港为龙头的“1+N”口岸发展格局,打造“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国际货物集散地。

加强区域交流合作。发挥高铁驱动作用,加强与重点经济区域和先进地区合作交流,深化与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大湾区城市全方位合作,加快建设深赣港产城特别合作区,探索与东莞等地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推动赣粤产业合作试验区南康片区、“三南”片区取得实质性突破,打造赣粤合作的标志性工程和先行示范平台。拓展与遵义、延安、桂林等长征沿线城市合作,持续办好“红军长征论坛”,打响长征品牌。探索省际协同发展合作共赢新模式,加快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

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利用高铁经济带的便捷通道优势,鼓励高铁沿线县域进行点对点、园对园、城对城对接,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加快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平台,重点推进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积极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鼓励采取“园中园”托管、股份制等模式,发展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对口合作园区,承接产业组团式、链条式、集群式转移,为高铁沿线实体经济、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互利共赢发展搭建平台,构筑以“1+5+N”产业集群为核心的产业高地。

第三节做大做强开放平台

加快铁路连接线建设,推动赣州国际陆港与赣州综合保税区、赣州黄金机场航空口岸联动发展。做大做强赣州国际陆港,争取建设一类口岸,打造中欧(亚)班列集结中心。加强赣州综合保税区建设,提高龙南保税物流中心运营水平,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开放发展。推进中国(赣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积极开展多业态跨境电商进出口,做大主导产业B2BB2C跨境电商出口总量,打造区域性跨境商品集聚中心。推进赣州、龙南、瑞金经开区和赣州高新区等重大开放平台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健全各类开放平台,申报建设进境冰鲜水产品、水果等指定监管场地,创建赣州(国际)木材交易平台、中国(赣州)脐橙交易平台。

第七章 构建特色鲜明的高铁产业体系

充分发挥高铁枢纽和经济带通道作用,优化高铁沿线产业布局,强化产业有序转移和产业链条关键环节合理分工,加快主导产业向高层次提档升级,促产业合作和协同创新,构建具有优势互补、协同配套、联动发展现代产业集聚带。

第一节 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倍增升级

以高铁沿线重点城镇和产业园区为载体,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等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促进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加快实现1+5+N”产业集群倍增升级。

(一)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

现代家居产业集群。充分发挥赣州国际陆港内陆口岸进口直通、出口直放“双直通”以及高铁快速通道作用,加快拓展国内外原材料、成品物流通道及销售市场,引进培育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家居总部企业,建设全球现代家居总部经济区。加快发展“家具+”新业态新模式,实现“家具+家电+家装”融合发展。推动传统家具企业精益管理,加快向智能化、品牌化、个性化定制转型,实现由“制造”向“智造”提档升级,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实木家具之都。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京九高铁沿线为主体,统筹优化赣州电子信息产业带布局,重点依托龙南智能光电、南康新型光电显示、章贡“信创+网安”、信丰智能终端及赣州经开区汽车电子等集聚区,加快推进赣县区、全南县新型元器件产业发展,建设以龙头企业为带动、配套企业为支撑、产业链环节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培育壮大新型电子材料及元器件、新型光电显示、功率芯片、5G核心部件及配套设备、软件信息服务等细分领域,加快推进“芯屏端网”融合发展,建设配套粤港澳大湾区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重要基地和延伸带。

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强化京九、厦渝高铁资源要素集聚作用,以赣州高新区为核心,以赣州、龙南经开区为重要发展区域,培育发展稀土钨全产业链条,全力打造稀土产业体系、协同创新体系和产业服务体系。依托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高标准建设中国稀金谷,借助高铁大力引进创新人才和研发机构,增强资源整合和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稀土钨产业向新材料后端领域转型延伸,建设世界级永磁变速器及永磁电机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全产业链大企业集团,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稀土钨等有色金属产业集群。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挥赣瑞龙铁路、高速公路等综合交通优势,依托于都、宁都、石城、兴国、瑞金等纺织服装产业基础,畅通产业链、供应链,重点打造服装交易中心、研发设计中心、时尚发布中心等平台。发挥于都“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城”品牌效应,大力开展以整体承接为主、多种形式的全产业链招商,构建“核心工厂+卫星工厂”网络协同新模式,培育专业化、个性化生产新优势。建设完善线上线下面辅料和服装专业市场、水洗产业园,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中心及信息化服务平台,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建设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鞋服优质制造强市。

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突出赣州西站核心枢纽作用,以赣州经开区新能源汽车科技城作为大型整车制造及研发设计承接主平台,章贡区、南康区、赣县区、大余县等地重点承接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吸引深圳、广州等地区汽车产业研发人才和高级技工,推动新能源整车、零部件企业靠大联强,强化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及上下游协同协作,培育建设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整车+零部件+研发+检测+汽车文化”全产业链条,提升赣州整车企业品牌影响力及市场占有率,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

医药食品产业集群。借助京九、厦渝高铁纵贯南北、快速连通长三角、粤港澳等地区的优势,吸引集聚广州、长沙等地医药创新资源,构建以章贡区、赣州经开区为核心的中成药、化学药、保健品及生物制药,以及于都、定南医疗器械的协同发展产业格局,建设全省重大公共卫生防护类产业生产基地,打造以中药产业链为主体、以健康养老服务业为延伸和以化学药、医疗器械、保健品等为补充的现代化高铁沿线大健康产业走廊。完善富硒食品工业体系,壮大肉制品、粮谷、果蔬加工等特色食品产业,大力发展高铁功能性食品、旅游休闲食品,打造全国知名的赣南健康食品加工基地。

化工、建材等产业集群。立足高铁沿线工业发展基础和资源优势,按照“精深加工、高附加值”发展方向,鼓励和支持企业引进先进生产要素,加快推进建材、化工等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错位布局发展玻纤复合材料、石墨烯保温材料、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等新型绿色建材,以及高端无机氟盐、氟精细化学品、盐化工、电子化学品等化学产品,打造南方重要的新型建材产业基地和含氟新材料产品供应基地。

专栏3  产业集群提能升级工程

现代家居实施南康家具品牌企业“百城千店”计划,创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建设国家级家居智能制造示范基地、现代家居研发生产基地。加快建设家居产业智联网和国际木材集散中心、创新设计中心、共享智能备料中心、共享喷涂中心、销售物流中心等“一网五中心”到2025年,现代家居产业产值突破5000亿元。

电子信息加快布局电子元器件、印刷电路板、光电显示模组、视听设备、通信设备、芯片制造等重大项目,建设信创产业基地,推进电子信息产业检测中心落户,构建全产业链条。到2025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

有色金属做大做强中国南方稀土集团,建设高端磁材、催化剂、电机、独居石综合利用、硬质合金及刀钻具等重大项目,建设国家钨与稀土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打造中国稀金谷永磁电机产业园、赣州(龙南)发光材料及稀土应用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赣州钨与稀土火炬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赣县区钨和稀土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到2025年,有色金属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

纺织服装加快于都县纺织服装科技产业园、宁都县童装智造产业园、石城县鞋服产业园、瑞金市运动休闲服装产业园、兴国县纺织服装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完善产业配套,加快转型升级,大力推行核心工厂+卫星工厂模式,构建纺织服装产业智造链条,实现产业层次整体提升。到2025年,纺织服装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

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做大做强孚能、国机、凯马等整车及关键零部件骨干企业,补齐车身系统、底盘系统、汽车电子等本地配套短板,加快建设120GWh锂电池生产基地、赣州经开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大余县赣粤汽车配套产业园、龙南市锂电子电池材料全生命周期绿色制造等重大项目,争取建设国家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打造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到2025年,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

医药食品高标准建设“青峰药谷”,加快章贡区南方区域性医疗器械生产基地和高端仿制药、创新药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石城县省级绿色食品(白莲)产业基地、瑞金市食品医药科技园等建设。到2025年,医药食品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

化工。围绕园区生态化、循环化建设,重点在赣州经开区、兴国、瑞金、全南、会昌、宁都等地建立产业基地或园区,建设产业研发中心和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发展环境友好型氟制冷剂、氟化盐、含氟精细化学品、氯碱化工系列产品,促进氟盐化工产业向园区化、集约化、集聚化方向发展,推动龙南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定南精细化工产业向安全、绿色、节约、集聚方向发展。到2025年,化工产业集群产值超500亿元。

新型建材。重点打造以瑞金、兴国、信丰为中心的水泥熟料基地,以及上犹、南康玻璃纤维基地,支持发展日产4000吨以上高性能玻璃纤维等先进产能,强化与二次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融合发展循环经济。到2025年,新型建材(不含家具)产业集群产值超800亿元。

(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整合高铁沿线先进生产要素,重点依托赣州、龙南、瑞金经开区和赣州高新区等国家级平台,以及赣粤产业合作试验区南康、“三南”片区和深赣港产城特别合作区、赣州东莞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等跨省合作载体,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家居、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通航及北斗应用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超前布局前沿科技和产业化运用。实施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专项行动,大力发展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加强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建设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平台,引导企业发展总集成总承包、定制化服务、网络化协同制造等新模式,积极创建国家“两业”融合发展试点。紧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布局打造节能装备产品制造、环保技术和装备、资源综合利用等节能环保产业,努力形成与全市工业制造业相匹配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专栏4 新兴产业重点工程

数字经济以“赣南数谷”为头雁引领,形成“一谷一带三片区”的发展格局。重点是以章贡区、赣州经开区、蓉江新区为核心,建设“赣南数谷”,形成产业核心、总部核心、数据核心,打造数字经济发展引领核,发挥头雁引领作用,辐射全域数字经济发展;以赣深高铁沿线的赣县区、南康区、信丰县、“三南”板块为依托,构建“赣深数字经济牵引带”,形成南北纵向延伸的数字经济发展脉络,支撑赣州数字经济发展提量增效;顺应自然区位和发展沿革,注重向心集聚和错位发展,以瑞兴于“3+2”片区、会寻安生态经济片区、大上崇幸福产业片区为载体,打造数字经济特色发展三大片区,形成集约高效、特色创新的数字经济连片发展格局。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过500亿元

节能环保构建“一区两板块”的节能环保产业格局,即以章贡区为龙头的中心城区作为核心区,辐射带动上犹、于都、信丰、兴国、大余、崇义等县,培育打造节能环保产业研发和服务产业基地;以龙南、定南、全南、寻乌、安远等5县(市)为南部增长板块,以龙南国家级经开区为龙头,培育打造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基地;以瑞金、会昌、石城、宁都等4县(市)为东部增长板块,以瑞金经开区为龙头,培育打造节能环保产品生产基地。到2025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600亿元,培育10亿元的节能环保企业10-15家。

第二节 加快科创成果转化应用

充分发挥高铁在缩短城市时空距离、加速城市间人才流动的优势,建好用好创新创业平台,加速科技成果高质量就地转化,提升区域创新综合实力。

推动重大科创平台共建共享。大力推进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建设,建成集创新研究、成果应用、人才培养一体的新型国际研发平台,创建稀土新材料国家实验室、国家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争取院地联合设立产业研究院。围绕1+5+N”产业布局,建设赣州科技创新走廊,加强区域科技创新资源整合集聚和开放共享,形成若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创新链。实施国家创新平台提质增效工程,推进赣州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稀金科创城、启迪科技城、国家高层次人才科创园等建设,提升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建设水平,推动更多国家级大院大所落地赣州。加强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平台培育、整合和创建,推动市级创新平台提质增效。推进省级创新型县(市、区)和乡镇试点建设。

提升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效率。建立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市场化机制,促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和专利基础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打造“赣州科创吧”网上科技工作者之家,完善专利信息、人才、智库、第三方服务等信息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投融资服务,大力推广“科贷通”“科技创新券”,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筹建赣州科技支行。加快建设赣州科技城,举办国家级大院大所产业技术进赣州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成果在线对接、高校科技成果对接等活动。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技成果网络交易平台,完善全市技术交易市场体系,打造咨询评估、展示交易、知识产权、人才交流、技术合同登记等技术转移全过程服务产业链。健全知识产权举报投诉和维权援助机制。

加速跨区域科技人才双向流动。探索建立高铁经济带沿线城市人力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和人才市场联动机制,推动沿线城市专业技术资格和职业资格互认。加强高铁沿线城市人才交流,引导沿线企业与城市科研机构及企业开展技术协作,联合建立科研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鼓励赣州高校与知名高校建立高铁经济带大学联盟,支持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整合带动社会智库力量,共同打造高铁经济带智库联盟。立足赣粤、赣闽等产业合作区建设,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和科技资源,创建高铁经济带技术交流会。积极对接重大人才工程,推动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国内大院大所、知名高校协同创新,建立与沿海地区相匹配的全链条创新政策和创新生态

专栏5  创新赋能提升工程

产业创新链提升工程。聚焦智能家居、电子信息、有色金属、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医药食品、纺织服装等领域部署创新链,发挥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和江西理工大学等创新平台引领作用,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全面提升重点产品附加值。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30%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20亿元的龙头企业实现研发设计机构全覆盖。

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工程。实施新型研发机构倍增计划,大力引进、建设“中字头”“国字号”科研创新、检测设计平台。到2025年,新增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3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0个省重点实验室、20个省技术创新中心、20家以上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成果转化能力提升工程。编制发布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目录、转化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目录,用好赣州发展基金、“两城两谷两带”产业基金,引导研发设计、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知识产权服务等专业机构规模化发展,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到2025年,建立较为完善的技术市场服务体系,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项,培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业服务机构100家。

第三节 促进服务业提质发展

以集聚发展为导向,以做大总量、优化结构、提升竞争力为核心,重点发展与高铁匹配的新兴服务业,构建多业态融合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一)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物流带

优化物流产业节点布局。结合高铁站场、节点城镇与产业布局特点,着力发展以高铁为核心的现代物流,重点构建“一区两圈”的物流发展空间格局,即以中心城区物流核心集聚区为“一区”,依托赣州西站、赣州黄金机场、赣州国际陆港,以及赣州综保区、赣州经开区、赣州高新区等平台,重点发展高铁快运物流、航空物流、保税物流、生产型物流等多功能融合综合性物流。以瑞兴于、“三南”物流圈为“两圈”,重点发展集装箱物流、大宗商品物流、制造业物流、冷链物流等生产商贸型物流,打造连接东南沿海和中西部地区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强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完善高铁沿线交通运输设施,培育高铁快运业态,建立健全公铁空水多式联运、无缝衔接的高铁物流体系。加快建设临铁、临空、临港物流园,搭建赣州国际陆港、赣州冷链物流中心、赣州综合物流园(公路港)等重大物流平台。推进智慧物流建设,推广应用高铁物流信息平台,探索北斗导航、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及地理信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物流运输各环节全程追溯、在线调度管理、智能库存监控。

推进高铁沿线物流合作。充分释放高铁运能,创新改革货运组织,积极开展高铁沿线城市货物快运联营合作,探索建立跨区域物流企业联盟,深化口岸通关、检验检疫、电子口岸、城市配送等方面合作,拓展接取送达服务和物流总包业务,加快由“站到站”运输向“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转变。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在贸易物流、矿产品物流、农产品物流等领域合作,加快跨境电商物流发展,推进与国家其他物流枢纽城市间业务对接、标准协调和信息互联。

专栏6  “一区两圈”重大物流项目

中心城区物流核心区。重点加快赣州综合物流园、赣州高铁货运产业园、赣州空港产业园、赣州万吉智慧供应链物流园、南康区臻顺智慧物流园、顺丰创新产业园、赣州港赣县港区五云作业区综合枢纽物流园、南康区新零售物流仓储中心(格力)、南康区商贸物流中心、南康区家具物流分拨中心、赣州国际陆港公路甩挂中心、中国南方稀有金属贸易集散中心、赣州国际木材集散中心、赣州冷链物流中心、赣县区冷链物流中心、蓉江新区国盛铁路综合物流集散中心、红土地未来药谷综合物流枢纽中心等“七园区十中心”物流节点设施建设。

瑞兴于物流圈。重点加快瑞金经开区物流港货运枢纽、于都县智慧物流公路港、江西赣州万年青物流园、宁都县综合商贸物流园、赣闽无水港、宁都县通用公共仓储转运设施、江西供销(于都)冷链物流园、会昌县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园等物流节点设施建设。

“三南”物流圈。重点加快龙南县国际商旅物流园、定南县智慧物流产业园、定南港扩建工程、全南县智慧物流园等物流节点设施建设。协同发展信丰县综合物流园区。

(二)打造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康养胜地

以广州、深圳、东莞等高铁沿线地区为目标市场,以品牌、特色和规模为发展方向,充分利用生态优势、温泉资源和旅游景区,推动“康养+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互换式、侯鸟式、旅居式养老联合体,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康养休闲胜地。推动与广东共建综合性医疗健康数据管理和健康服务中心,大力发展医疗保健、健康体检、健康咨询等健康服务,促进健康养老与医疗、文化、体育等设施的功能衔接,构建业态丰富、结构合理并具有赣南特色的城镇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支持健康养老产品的研发制造和应用。

专栏7  健康养老服务业布局及发展方向

综合性高端健康养老集聚区。充分释放中心城区医疗资源集聚、医药产业等优势,重点以章贡区、南康区、赣县区、赣州经开区、蓉江新区等为主体,规模打造一批高端健康养老示范综合体,开发一批垂钓、漫步、登山等老年人的体育产业。支持青峰药谷创建国家级大健康产业园,加快建设杨仙岭健康小镇。

“健康养老+生态游”特色片区。依托生态旅游资源优势,重点以上犹县、大余县、崇义县、石城县、寻乌县、安远县、会昌县、全南县等为主体打造一批生态康养区,加快上犹县众和康养基地、崇义县阳明正颐康养中心、安远县三百山健康养老中心、石城县森林康养基地等项目建设,建成一批吸引高铁沿线城市市民的知名生态养生养老基地。

“健康养老+红色游”特色片区。依托红色资源优势,以瑞金市、于都县、兴国县、宁都县等为主体打造一批养老综合体,促进养生保健与红色教育、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融合发展,支持瑞金市健康养老休闲谷、于都县养老示范基地、兴国县运动休闲小镇(康养小镇)等项目建设。

(三)激发高铁沿线服务业发展活力

充分承接高铁站资源要素辐射,重点发展金融、商贸、会展、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等现代服务业态,加速实现与高铁站区融合发展。

金融科技。发挥赣州西站的高铁经济优势,在凤岗片区规划建设企业总部和“工业金融服务区”,为赣州全市及周边地区企业提供集信息、金融、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平台。以赣州金融科技产业园建设为契机,高标准打造金融科技创新区,支持网络金融、移动金融、引导网络发展,开辟多层次的融资渠道和创新平台;鼓励互联网与银行、证券、保险、基金融合创新,开发丰富、安全、便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打造多业态融合的金融科技生态圈。

电子商务。围绕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推动电子商务与产业协作、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打造钨和稀土、家具、赣南脐橙三大国家级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一批电子商务集聚区,培育一批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创新开发模式,培育线上线下协同电子商务、金融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等新型电商业态。

会展业。依托赣州特色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高标准建设集综合会展商贸中心、多功能会议洽谈等功能于一体的高铁新区会展中心,重点发展旅游会展、工业会展、农业会展、文化会展,塑造高铁特色会展品牌。

工业设计。借助高铁通达便利性,依托赣州市工业设计中心、联通工业互联网(江西)研究院等省级工业服务平台,重点引进粤港澳大湾区工业设计人才和高级技工,建设全市综合性和区域专业化工业服务平台,推动制造企业向产品设计和服务端发力。

第四节激发绿色生态农业新优势

将高铁供需作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方向,以绿色有机为引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丰富完善农业产品供应体系,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拓展农业发展空间。盘活高铁沿线特色农业资源,打造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基地、休闲农业综合体。做大做强脐橙、蔬菜、油茶三大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黄鸡、灰鹅、麻鸭、茶叶、刺葡萄、甜叶菊、白莲等区域特色农业,推动优势特色农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提升农产品入市品级。

健全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整合高铁沿线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智力资源,开展农业基础技术、前沿技术、关键技术及装备、标准的联合攻关,加快互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探索创新高铁时代相适应的农业经营模式,打造多个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双创”孵化区。构建完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物流体系,大力发展高铁冷藏物流,加快建设集储存、保鲜、冷链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产品物流园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品牌培育,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

专栏8 现代农业培育工程

设施蔬菜示范基地总体布局为“一心、两带、三区”。其中“一心”是指中部(赣州)蔬菜科技创新中心;“两带”分别是沿京九高铁设施蔬菜发展带和沿赣瑞龙铁设施蔬菜发展带;“三区”分别指城郊保供区、南部外销区、东部外销区城郊保供区主要是南康和赣县,两地市场和区位优势明显,为中心城区蔬菜保障提供有力支持;南部外销区主要是信丰、龙南、全南、定南,发挥生态优势,主推高品质茄果类和叶菜蔬菜栽培,供应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东部外销区主要是宁都、兴国、于都、瑞金,规模化组织化水平较高,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主供上海、江苏等长三角市场

富硒农业示范基地。依托崇义-大余、信丰-龙南-全南、宁都西部、瑞金-于都、安远-寻乌等地富硒土壤优势,科学布局一批富硒种植、富硒水产养殖、富硒畜禽养殖、富硒农副产品加工等示范基地,重点发展天然富硒大米、富硒茶叶、富硒脐橙等富硒农产品。

休闲农业示范基地。依托各县(市、区)当地优势特色农业资源,建设一批集农业产业、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休闲农业示范基地,推动休闲农业“一核三链”发展。

优质柑橘种植示范基地。围绕柑橘产业“两带三区”布局总体要求,以信丰为中心,联动龙南、定南、全南、大余,建设一批赣南早脐橙、日芬早脐橙、伦晚脐橙等种植示范基地;以宁都、瑞金为中心,联动赣县、于都、兴国、石城,建设一批纽荷尔脐橙、龙回红脐橙、红肉脐橙等种植示范基地;以寻乌为中心,建设早、中、晚熟系列蜜柑种植示范基地;以南康为中心,建设沙田柚系列、HB柚等种植示范基地;以会昌为中心,建设优良特色杂交柑橘种植示范基地。

第八章打响宜游宜养的高铁旅游品牌

依托高铁带来的巨大人流,以整合旅游资源为重点,以完善配套服务为支撑,培育高铁旅游精品线路,塑造高铁经济新业态,推动景点、景区、旅游线路联动发展,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康养旅游后花园、一流休闲旅游目的地。

第一节整合开发沿线旅游资源

(一)突出高铁特色旅游主题

以京九、厦渝高铁为主轴,树立全域旅游理念,串联沿线红色、古色、绿色等特色旅游资源,加强沿线景区景点高品位设计包装,实施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发展模式,积极培育高铁旅游消费群体、旅游产品、旅游形式和城市商业业态。重点依托高铁在市中心城区交汇,充分挖掘千年宋城文化与赣南传统文化,加速吸引周边城市人流集聚,打造全国宋代古城文化旅游示范标地。以昌赣高铁、赣瑞龙铁路为轴线,整合提升瑞金、兴国、于都、宁都、石城、寻乌、会昌等红色资源,打造全国红色旅游发展高地。以长赣高铁和规划建设的赣广高铁赣韶段为轴线,统筹规划大余、上犹、崇义等生态康养产业,打造生态康养旅游胜地。以赣深高铁为轴线,突出塑造以客家文化为内核的旅游品牌,提质升级龙南、定南、全南、信丰、安远等地客家文化资源,打造世界客家文化传承体验基地。

(二)打造高铁旅游精品线路

以高铁为主轴完善立体旅游交通网,促进旅游主题差异化、线路联动化和服务一体化发展,重点形成主轴“下高铁,即旅游”第一感观和沿线深度体验高铁旅游精品线路。

红色旅游主题精品旅游线路。重点依托昌赣高铁和赣瑞龙铁路,立足瑞金共和国摇篮、于都长征集结出发地、兴国苏区干部好作风、寻乌调查等红色文化资源,以体验红色摇篮、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整合开发革命老区红色资源,提质升级现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深度开发一批具有教育性、知识性和体验性等于一体的红色旅游精品项目,培育建设观光、研学、研修、体验等业态,形成以瑞金、于都、兴国为核心的红色旅游发展轴,打响“长征始发地·再踏新征程”品牌。

古色文化主题精品旅游线路。重点依托赣深高铁,立足千年宋城文化和赣南客家文化,整合中心城区、龙南、定南、全南、信丰、安远等古色文化资源,串联江南宋城、龙南关西新围、全南雅溪古村、定南莲塘古城、安远东生围等热门旅游景点,打造一批融入宋城和客家等古色文化主题的景区、旅游演艺、旅游商品、精品民宿、美食小吃、民俗活动等,加快沿线围屋申遗和客家文化活化,推进共建“千里客家文化长廊”,打造全国知名宋城和客家文化旅游线。

生态康养主题精品旅游线路。重点依托长赣高铁、赣韶铁路,串联阳明湖、阳明山和上堡梯田、丫山和梅关古驿道等景区,以纵情山水、生态康养为主题,重点开发一批融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温泉康养旅游等产品,形成一批“天然氧吧”森林康养景点。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周边城市群的高端市场为目标,鼓励高端康养产业发展,打造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社会美誉度高、质量效益好的特色康养小镇和养老综合体。


专栏9高铁旅游精品线路

红色体验精品旅游线路。中心城区(方特东方欲晓主题乐园、江南宋城历史文化旅游区)——兴国县(苏区干部好作风纪念园、将军园)——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纪念园、潭头村)——宁都县(小布镇、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石城县(石城阻击战纪念园)——瑞金市(共和国摇篮景区、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浴血瑞京》红色实景演艺、红色故都)——会昌县(风景独好园红色革命旧址)——寻乌县(寻乌调查纪念馆)。

古色文化精品旅游线路。中心城区(江南宋城、五龙客家风情园、江西客家博物院、福寿沟博物馆、白鹭客家印象旅游区、南康家居小镇)——信丰县(谷山景区玉带桥)——龙南市(关西围、龙南围屋民宿小镇、虔心小镇、南武当山)——全南县(雅溪古村、鼎龙·十里桃江国际芳香森林度假区、天龙山、中国攀岩小镇)——定南县(桃源乐境、莲塘古城、明远第围屋)——安远县(三百山、东生围)。

生态康养精品旅游线路。大余县(丫山、梅关古驿道)——上犹县(阳明湖、五指峰)——崇义县(阳明山、上堡梯田、齐云山)

第二节构建高铁智慧旅游体系

共绘区域快速旅游圈。依托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千里客家文化长廊”等平台,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长三角及周边城市互动对接,加强区域联动,整合旅游资源,融入长珠闽大旅游圈。推广“高铁旅游护照”方式,积极培育“高铁漫游”“一程多站”“一线多游”等旅游模式,建立高铁经济带无障碍旅游区,构建跨地区、跨行业的经营服务网络和“快旅漫游”服务体系,形成赣州高铁“2小时黄金旅游圈”。

建立智慧旅游平台。深入实施“互联网+旅游”行动计划,全面推广应用赣州旅游APP,加快构建智慧旅游营销系统。实施“智慧旅游”工程,积极推进“智慧景区”“智慧饭店”“智慧乡村”“智能交通”和智慧旅游网站建设,实现旅游信息共享,提升游客旅游体验。创新旅游发展新模式,建立全媒体信息传播机制,为旅客提供即时化、精确化、互动化的旅游信息服务。

组建高铁旅游联盟。按照“政策互惠、客源互送、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品牌互铸”的发展模式,积极开展高铁沿线城市之间的旅游合作交流,组建赣粤、赣闽、赣湘等高铁旅游发展联盟。深化旅游交通、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景区开发等方面交流合作,强化旅游产品联动开发,共同打造一批特色旅游景点、精品旅游线路和休闲旅游度假区。

专栏10 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创新工程

旅游协调机制。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地区部门负责人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区域内各旅游企业及各类非政府组织的协调作用,从政府到企业,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旅游协调机制。

客源互送合作机制。组织区域内旅行社形成定期互送游客合作联盟,解决四省九市边际区域旅游品牌树立、客源互送奖励政策、旅游投资快捷通道等问题,提高区域旅游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无障碍旅游合作机制。实施旅游交通无障碍、品牌推广无障碍、标准服务无障碍、信息共享无障碍、市场监管无障碍、投诉救助无障碍,实现四省九市间无障碍旅游。

旅游利益分享机制。建立区域旅游利益分享机制,强调各合作成员在平等互利协作的基础上既竞争又合作,整合区域旅游业发展政策,实现区域旅游合作利益的合理分配和流动。

第三节 完善旅游综合配套服务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服务要素,完善旅游业态,提升旅游接待能力,构建参与性强文化品位高、类型齐全、功能完善的旅游文化娱乐体系

建设高品质旅游集散中心。结合高铁、铁路及城市交通枢纽,建立以章贡区为市域旅游服务中心,瑞金市、龙南市为区域旅游服务中心,其余十五县(区)为县域旅游服务中心,形成覆盖全市的1+2+15”三级旅游服务体系。提升游客集散中心服务功能,完善景区、景点、文化场馆游客服务中心功能,在“三站一场一码头”全面布局旅游信息服务中心。

完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按照“兴建加密线、打通断头线、开通风景线、织好循环线”的原则,规划建设旅游公路,兴建乡村旅游公路和通景公路,建设自驾风景廊道、长征步道、自行车绿道、健身步道、森林步道、旅游巴士专用车道等新型体验性旅游通道。鼓励沿路设置驿站、简易自驾车房车营地、港湾式停车带、观景台、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建设,推动沿途风景线改造。推进文旅导览标识指引体系规范化建设,科学设置旅游交通标识标牌,规范文化和旅游场所公共信息标志图形符号与设施。

构建旅游综合服务体系。“一纵一横两放射”高铁网布局为基础,强化区域旅游交通可达性和出行便利性,统筹规划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机场、火车站、游船码头的旅游集散功能,构建“快旅漫游”无缝接驳的综合旅游交通网络。围绕打造国内外知名旅游景区和度假区,畅通“大交通”与“小交通”的高效换乘衔接,构建快速公交、公路客运、旅游巴士等多层次交通网络。提升和发展高星级酒店,加快发展度假酒店、乡村客栈、特色民宿等新业态主题酒店。加强旅游安全保障,完善政府救助与商业救援相结合的旅游紧急救援体系,打通旅游服务“最后一公里”。

专栏11 旅游综合配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交通条件支撑工程。开通“三站一场”到本地4A级以上景区及依托城镇的旅游公交专线或旅游直通车线路1条以上4A级及以上景区的通景公路达到三级以上标准。

集散条件支撑工程。依托赣州西站,建设赣州高铁新区旅游集散中心,形成旅游商贸综合体;在瑞金市、龙南市设置片区旅游集散中心,在其他县(市、区)设置县级旅游集散中心。

住宿条件支撑工程。2025年,力争全市五星级标准酒店达10家,四星级标准酒店达120家;每县(市、区)至少拥有一家四星级及以上饭店。依托景区和周边,大力发展民宿,有条件的建设民宿集聚区,4A级景区周边10公里范围内要有10家以上民宿或1个以上民宿集聚区。

餐饮条件支撑工程。加强景区与当地客家美食旅游旗舰店联合,力争各县(市、区)主城区或重点景区内规划建设1条旅游餐饮特色(客家美食)街区,开发一桌“客家菜”“红色菜肴”等赣南地方特色菜。

购物条件支撑工程。中心城区建设大型旅游购物区,各县(市、区)主城区或重点景区内规划建设商业街区、大型商业综合体;在各A级旅游景区、特色商业街区、游客集散中心等规划布点“赣州礼物”旅游商品旗舰店。

演艺节目支撑工程。各县(市、区)和4A级及以上景区争取打造一台特色演艺节目。鼓励景区及文艺创作单位开展“非遗景区”“演艺进景区”,面向游客推出常态化的文娱演艺项目、非遗展示项目路。

第九章美化高铁沿线生态环境

推进高铁沿线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加强沿线城乡风貌美化,强化高铁经济带生态协同联动,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打造高铁美丽风景带。

第一节 加强高铁沿线环境综合整治

坚持环境保护优先,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高铁沿线禁止开发区域实施强制性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和自然文化遗产原真性、完整性的干扰。有效控制限制开发区域的开发强度,形成环境友好型的开发建设,保持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开展景观改造、绿化亮化、安全防护等综合治理,集中解决高铁沿线部分区段影响沿线景观和行车安全的问题,加大对沿途城镇(乡)交通、高架、国道的标识标牌、市容市貌、卫生环境整治,改善沿途公路路面与景观观赏性,构建每个A级景区以高铁站为起点,到达景区半小一小时”“两小时的环境整治半径。以沿线防护林带、农田林网、道路林网、水岸林网“一带三网”建设为重点,进行园林式绿化或以林带贯通。开展沿线企业污染治理、生态建设和修复,对沿线两侧工业集聚区企业加强监督检查,对污染治理设施不完善、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依法予以治理,严格控制沿线新建大气污染型企业。以山林田湖草修复为重点,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开展低质低效林改造,推进多污染物协同控制解决水土流失、矿山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等生态安全问题,全面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对沿线交汇的河流进行环境整治,深入开展清河行动实施农村污水治理,推动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覆盖全部沿线镇(乡),改善河流水质

第二节美化高铁沿线风景带

加大对高铁沿线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矿山公园、地质公园、生态环境敏感区或脆弱区等区域的保护力度,确保自然生态空间可持续发展。强化高铁站区门户景观形象塑造,挖掘高铁站区城市景观形象和景观特色,注重站区绿化、公共开敞活动空间及建筑形态、色彩等方面的塑造与高铁站场建筑风格协调与统一,充分体现本地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特色,塑造独特门户形象。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开展高铁沿线整村规划示范村建设工程,完善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环卫公厕、健身广场和太阳能发电等设施,推进房屋立面改造和危房改造,结合赣南乡村建筑风貌特色保护与传承工作,重点开展高铁沿线村庄特色风貌塑造,弘扬赣南优秀地域文化,打造具有乡土特色和地域文化特征,以及风貌靓丽、风光美丽、山水秀丽的高铁沿线风景带。

第三节推动高铁沿线生态协同联动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合作,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完善市内生态环保联防联治合作体系,完善信息通报制度和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创新建立环保协调工作、联合执法、突发污染事件应急协调处理演练机制,制定实施流域联防联控管理办法,共同应对和处理跨界突发环境事件及污染纠纷,推进环境环保协作执法、资源共享、利益互惠,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共同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和“联防联治”的环保合作机制,开展跨界河流生态环保合作,启动沿线重大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共同推进跨区域重大生态环保工程建设,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打造高铁绿色走廊。

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利用泛珠合作平台和市际合作机制,建立高铁经济带城市高层交流与互访制度,研究落实高层会晤确定的合作内容。建立常态化合作联系机制,负责日常合作事项的沟通、联系、协调等工作,推动有关事项落实。探索建立高铁经济带城市群发展联盟,促进高铁经济带城市群交流合作。加快建立地方交流机制,积极引导高铁沿线县(市、区)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推进具体合作项目和相关合作事项的落实。

强化规划实施

市直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切实加强对高铁经济带建设的指导,制定本部门支持的具体政策措施,定期对重大事项和重点工程进行动态跟踪。各县(市、区)要围绕高铁经济带发展,加强首位产业的布局培育推动首位产业集群化发展建立健全规划评估制度,借助第三方中介机构,定期开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鼓励公众参与规划实施的监督,确保规划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营造良好环境

借助媒体、网络平台等宣传渠道,积极搭建对外宣传与交流平台,及时宣传赣州高铁经济带建设的重大事件和进展。定期举办高铁经济论坛和企业家经济贸易联谊会,促进沿线城市在产业定位、重大投资、旅游合作、物流发展等领域加强交流合作,实现错位融合发展。借鉴国内高铁经济带发展先行区建设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及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为促进赣州高铁经济带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关联解读:《赣州市高铁经济带“十四五”发展规划》解读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扫码浏览